发布时间:2025-10-15 18:05:41    次浏览
于丹左和自己的学生范书锋在研究站里观察实验池中种植的水藻生长情况6月19日摄。 于丹(左)和自己的学生范书锋在研究站里观察实验池中种植的水藻生长情况(6月19日摄)。1992年,35岁的于丹博士毕业后到武汉大学以“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调查”为课题开展博士后研究,在梁子湖发现水草对污水具有强大的净化能力,因此他决定尝试种植水草,重建退化的水生植被,探索一种栽植水草、生态治污的新模式。1998年的特大洪水,使梁子湖水生植被覆盖率减少50%,于丹开始了梁子湖植被生态恢复工程。2005年,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湖北省鄂州市的梁子岛正式成立。到2009年,梁子湖内80%以上的水域被水生植物覆盖,“水下草原”清晰可见。2011年,梁子湖被列为全国首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20多年来,于丹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驻守在梁子岛上潜心攻关,研究站成果斐然,梁子湖恢复繁衍了20余万亩的水生植被,共发现拥有282种水生高等植物,成为我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和水生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湖泊,水质整体达到二类水标准,局部达到一类水标准。